一、康复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
1. 三星医疗(601567)
- 业务布局:重点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引入康复机器人设备提升重症康复治疗水平,并通过收购康复医院扩展布局。
- 产品技术:与傅利叶智能合作,在康复机器人领域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
2. 可孚医疗(301087)
- 产品线:涵盖智能轮椅、助行器等康复辅助设备,并通过收购吉芮医疗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 合作研发:与高校合作成立智能康复机器人研究中心,推动技术创新。
3. 迈瑞医疗(300760)
- 技术整合:将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医疗设备结合,开发手术辅助及康复训练机器人,提升精准度。
- 市场地位:国内医疗器械龙头,康复设备覆盖神经、骨科等多领域。
4. 翔宇医疗(688626)
- 核心产品:智能辅助行走机器人、上下肢主被动训练系统等,结合VR技术提升训练趣味性[[53]-[62]]。
- 研发投入:成立上海机器人子公司,布局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6]-[58]]。
5. 雷赛智能(002979)
- 技术支撑:提供伺服电机和运动控制模块,应用于康复机器人关节驱动[[45]-[50]]。
- 应用场景:其无框电机技术适配医疗手术及康复机器人,提升设备稳定性。
其他企业:
- 普门科技:差异化布局康复器械,如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
- 伟思医疗:专注神经康复,开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二、外骨骼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
1. 机器人(300024)
- 产品线:涵盖医疗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部分产品已市场化应用。
- 技术优势:仿生结构设计和步态专家系统,适配脊髓损伤患者。
2. 伟思医疗(688580)
- 医疗外骨骼:下肢步行外骨骼通过二类医疗器械认证,适配脑卒中患者康复。
- 技术突破:掌握高精度传感器和柔性控制技术。
3. 埃斯顿(002747)
- 合作研发: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下肢外骨骼,适用于助行和康复训练。
- 工业应用:伺服系统技术延伸至外骨骼动力模块。
4. 振江股份(603507)
- 子公司布局:海普曼机器人专注外骨骼智能控制算法和仿生设计。
- 材料创新:采用连续碳纤维3D编织技术减轻结构重量。
5. 金明精机(300281)
- 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外骨骼步行训练机器人,拥有5项专利。
其他企业:
- 精工科技(002006) :碳纤维材料应用于外骨骼轻量化。
- 康泰医学(300869) :完成多关节康复机器人研发,推进产业化。
三、同时涉及康复机器人与外骨骼技术的企业及业务关联性
1. 伟思医疗(688580)
- 业务关联:以康复机器人技术为核心,外骨骼产品延伸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形成“评估-训练-反馈”闭环。
- 技术协同:外骨骼的力控算法与康复机器人数据系统共享,优化个性化训练方案。
2. 翔宇医疗(688626)
- 整合应用:外骨骼助行机器人与天轨系统、VR场景结合,提升神经康复效果。
- 研发延伸:脑机接口技术同时用于康复机器人和外骨骼,增强患者意图识别能力。
3. 雷赛智能(002979)
- 底层技术共用:伺服电机和运动控制模块同时支持康复机器人关节驱动和外骨骼动力系统。
- 场景拓展:在医疗康复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手术辅助到术后外骨骼训练。
4. 机器人(300024)
- 产品线互补:康复训练机器人用于早期恢复,外骨骼机器人用于中后期功能重建。
- 医疗生态:结合床椅一体化机器人,构建从院内到居家的全周期康复服务。
四、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逻辑
- 政策驱动:中国老龄化加速(2025年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康复需求激增推动行业扩容。
- 技术融合:AI、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提升康复精准度和患者参与度。
- 市场潜力:康复机器人市场预计2025年达40亿元,外骨骼机器人全球规模超百亿美元。
- 投资关注点:
- 技术壁垒: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自主研发能力。
- 临床验证:产品通过医疗器械认证并进入医保目录。
- 渠道协同:医院合作与居家康复场景渗透。
- 技术壁垒: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自主研发能力。
(注:以上信息基于截至2025年5月的公开资料,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文章提及个股只做科普,不作推荐,不对任何人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qq.com@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ulexiu.com/n/3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