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趋势。根据工信部信息,我国人形机器人已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正推动15项国家标准研制以加速产业化。同时,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两大产业在核心零部件、传感控制、材料应用等领域技术共享显著,许多供应商同时服务于两个领域。以下是2025年中报业绩增长较快且同时布局这两大领域的10家上市公司(按净利润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序),数据来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 排名 | 公司名称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
|---|---|---|---|---|
| 1 | 富临精工 | 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拓展汽车精密制造零部件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 | 生产汽车发动机精密零部件、新能源电控系统及锂电正极材料 | 211.85% |
| 2 | 美力科技 | 弹簧产品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并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 作为弹簧领域领先企业,产品已进入主流汽车制造商供应链 | 110.9% |
| 3 | 福达股份 | 已将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作为未来战略方向,成功开发出人形机器人行星减速器产品并完成台架试验 | 曲轴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 106.06% |
| 4 | 双林股份 | 在滚柱丝杠领域,样件制作和设备投资等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 产品涵盖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等,为多家汽车制造商配套 | 105.49% |
| 5 | 道通科技 | 在机器人及智能化技术领域经验丰富,相关技术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开发,专注于巡检场景 | 产品涵盖新能源充电桩、汽车综合诊断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 | 59.91% |
| 6 | 北特科技 | 积极推进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丝杠产品开发,涵盖行星滚柱丝杠和梯形丝杠 | 业务包括底盘零部件、铝合金轻量化及空调压缩机,提供整车热管理解决方案 | 40.31% |
| 7 | 超捷股份 | 一直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相关紧固连接件产品的研发,并已成功完成小批量试样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管路系统(如三通、接头、卡箍),特别是在汽车热管理领域为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 | 27.18% |
| 8 | 美湖股份 | 具备全流程产品开发及量产能力,专注于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核心功能件均为自主研发并规模化生产 | 作为一级供应商,生产应用于传统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热管理系统和刹车系统的关键零部件 | 21.43% |
| 9 | 铭科精技 | 专注于汽车五金模具、汽车零部件以及人形机器人机械手臂总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专注于精密汽车冲压模具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 20.78% |
| 10 | 鑫宏业 | 计划通过设立芯联智能,研发人形机器人专用信号线缆等产品 | 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车内高压线缆、充电桩线缆及充电枪线缆 | 20.43% |
重要提示:
- 数据时效性:以上财务数据均标注了来源,并主要为2025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企业业绩受市场环境、技术迭代、订单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产业协同性:人形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在电机、传感器、精密结构件、热管理、轻量化材料等领域技术共享度高,供应链协同效应明显。
- 风险考量:技术创新、商业化落地进度、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变化等均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 非投资建议:本列表仅基于公开信息进行梳理和汇总,旨在提供产业动态和研究参考,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在做出任何决策前,务必进行独立、深入的研究和判断。
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持续发力,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作为两大重点方向,其融合发展有望催生新的增长点。
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文章提及个股只做科普,不作推荐,不对任何人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qq.com@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ulexiu.com/n/3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