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国产替代概念龙头(A股与港股)
A股市场核心龙头
- 寒武纪(300456)
- 主营业务:云端及边缘AI芯片研发,适配多模态大模型。
- 国产替代角色:作为国产AI芯片第一梯队厂商,其思元系列芯片已在部分场景实现替代。
- 市场份额:2023年市场份额达51.8%,居国内AI芯片领域首位。
- 海光信息(688041)
- 主营业务:x86架构处理器及AI加速芯片,适配服务器需求。
- 国产替代角色:性能接近国际水平,被列为替代英伟达H20的潜力厂商。
- 市场份额:2023年市场份额42.9%,位列第二。
- 中科曙光(603019)
- 主营业务: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存储及算力平台。
- 国产替代角色:与DeepSeek合作构建国产智算中心,推动液冷服务器应用。
- 市场份额:国内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市场份额达53.6%。
- 浪潮信息(000977)
- 主营业务:AI服务器及算力解决方案。
- 国产替代角色:联合国产芯片厂商推出替代方案,受益于国产算力需求增长。
- 北方华创(002371)
- 主营业务:半导体设备(刻蚀、薄膜沉积等)。
- 国产替代角色:国产设备工艺覆盖度超60%,在刻蚀领域市占率22%。
- 中微公司(688012)
- 主营业务:刻蚀设备及先进封装技术。
- 国产替代角色:全球刻蚀设备市占率约20%,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 科大讯飞(002230)
- 主营业务:AI大模型(讯飞星火)、语音技术。
- 国产替代角色:对标GPT-4,星火4.0 Turbo数学及代码能力超越国际竞品。
- 澜起科技(688008)
- 主营业务:内存接口芯片及AI算力生态。
- 国产替代角色:在存储芯片领域加速替代,市场份额24.4%。
港股市场核心龙头
- 中芯国际(00981.HK)
- 主营业务:半导体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为主)。
- 国产替代角色:支撑国产AI芯片设计企业产能需求,成熟制程国产化率加速。
- 市场份额: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约6%,国内第一。
- 迈富时(02556.HK)
- 主营业务:营销及销售SaaS解决方案。
- 国产替代角色:国内最大营销SaaS提供商,市场份额2.6%,政策驱动替代海外软件。
- 联想集团(0992.HK)
- 主营业务:AI PC、服务器及边缘计算设备。
- 国产替代角色:全球PC市场份额24.5%,AI PC市占率30%,布局国产AI基础设施。
- 瑞声科技(00276.HK)
- 主营业务:声学器件、MEMS传感器。
- 国产替代角色:全球MEMS麦克风市占率TOP3,加速替代海外精密部件。
- 金山软件(03888.HK)
- 主营业务:WPS办公软件(适配鸿蒙系统)。
- 国产替代角色:国内办公软件市场份额超85%,深度参与国产操作系统生态。
- 药明生物(02269.HK)
- 主营业务:生物药研发及生产服务(CXO)。
- 国产替代角色:国内生物药CDMO市场份额12.8%,助力医药产业链自主可控。
关键领域与技术图谱
根据资料中的“先进科技国产替代树状图”,核心领域包括:

- 硬件:AI算力芯片(寒武纪、海光)、光刻胶(鼎龙股份)、存储(长江存储)。
- 软件:操作系统(鸿蒙)、AI大模型(科大讯飞)、工业软件(华大九天)。
- 基础设施:服务器(中科曙光、浪潮)、数据中心液冷技术(中科曙光)。
政策与市场驱动
-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国产AI芯片需求激增。
- 国资委要求2027年完成“2+8+N”行业100%国产化,覆盖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
- 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AI终端普及(如鸿蒙系统手机)及政策支持,涨幅显著。
风险提示
- 国产芯片性能提升不及预期(如与英伟达差距仍存)。
- 下游厂商切换国产生态意愿影响替代节奏。
- 国际供应链波动(如设备进口受限)。
以上为当前人工智能国产替代领域的核心标的及市场逻辑,涵盖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全产业链。
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文章提及个股只做科普,不作推荐,不对任何人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qq.com@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ulexiu.com/n/2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