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经济作为新兴的前沿经济形态,在2025年9月4日于合肥召开的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上被首次明确提出了概念框架和十大产业方向,预计到2040年全球其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该经济业态涵盖了从深空资源开发、深空互联网到深空运输、深空旅游等广泛领域,旨在通过技术突破和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航天产业升级并培育新质生产力。
昨日热点深空经济+卫星牌照:上海沪工、中国卫星、三维通信、中国联通(港股通)
深空经济的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其核心龙头公司可以根据其在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和技术优势进行梳理。
🛰️ 1. 卫星制造与核心配套
这是深空经济的基础设施领域,主要涉及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
- 中国卫星(600118):作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旗下的核心上市平台,它是A股卫星制造的绝对龙头。业务覆盖各类卫星的研制以及卫星应用,深度参与低轨宽带星座和高分辨率遥感星座建设,并为中国空间站提供星载导航接收机、网络交换机等关键部件,技术和市场地位领先。
- 航天电子(600879):是航天电子设备配套龙头,为卫星、火箭提供遥测遥控、激光传感、集成电路等核心系统产品,被誉为航天器的“神经”和“关节”,市场份额高,技术壁垒显著。
- 天银机电(300342):其子公司天银星际是国内商业星敏感器龙头,产品作为卫星的“眼睛”已广泛应用于超过150颗卫星,包括吉林一号、鸿雁星座等,精度高且稳定性强。
🚀 2. 火箭发射与总装
该领域为深空经济活动提供进入太空的运输保障,关乎发射成本和可靠性。
- 航天科技(000901):业务涵盖运载火箭及卫星的研制生产,是航天科技集团的重要上市平台,深度参与国家重大航天项目。
- 航天动力(600343):主营火箭及导弹液体发动机的研制生产,是发射能力的核心动力来源,产品被誉为火箭的“心脏”,2025年订单同比增长35%。
📡 3. 卫星运营与数据服务
此环节是将空间能力转化为实际应用和经济价值的关键,包括卫星通信、遥感数据服务等。
- 中国卫通(601698):作为国内唯一的卫星通信运营龙头,管理着多颗民商用通信卫星资源,主导卫星互联网地面段资源。其运营的“天通一号”用户已突破500万,并与华为合作推出消费级卫星通信套餐。
- 航天宏图(688066):是国内领先的卫星应用服务商,提供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软件与数据产品,政府订单占比高,支撑深空数据商业化落地。公司还规划了“女娲星座”,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 中国联通(600050):作为国内三大运营商之一,已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天地一体通信网络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期。2025年中报显示其归母净利润为63.49亿元。
🔧 4. 关键部件与特殊材料
太空的极端环境对材料和零部件有极高要求,这些公司提供核心的零部件和特殊材料支持。
- 铂力特(688333):国内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龙头企业,其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卫星支架等复杂轻量化构件,2025年航天领域营收占比有望提升至45%。
- 楚江新材(002171):子公司天鸟高新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火箭发动机喉衬、卫星结构件等的重要材料供应商,服务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
📶 5. 地面设备与通信终端
这类公司是连接普通用户与太空服务的入口,提供卫星信号接收、处理设备及芯片。
- 华力创通(300045):是卫星导航与通信终端供应商,为“天通一号”卫星通信终端核心供应商,其技术也可用于深空探测器的模拟与测试。2025年中报显示其归母净利润为296.59万元。
- 海格通信(002465):在卫星通信、北斗导航等领域技术领先,产品包括卫星通信终端和芯片,是“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15.SZ)是一家国际主流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于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主要业务涵盖通信设备制造与服务以及互联网数字营销两大板块。
📊重点关注一下这个票,资金炒作比较强
三维通信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通信业务:
- 无线覆盖与网络优化:为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小型基站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地铁、机场、体育场馆、隧道等场景。
- 卫星通信:通过子公司海卫通提供船载VSAT卫星通信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达9345.63万元,智慧船舶平台进入测试推广阶段。
- 5G/6G基础设施:研发轻量化M3-L设备、一体化基站,并参与6G卫星互联网标准制定。
- 专网通信:为司法、教育等行业提供信令级干扰设备及专网覆盖方案。
- 互联网广告传媒业务:
- 通过子公司巨网科技开展互联网广告服务、自媒体业务以及游戏联运业务。虽然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比高(2024年占比超90%),但毛利率较低。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为5.23亿元。
💡 2. 技术实力与研发投入
三维通信注重技术研发,年均研发投入占通信业务收入比重超10%。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63项,软件著作权152项。
- 卫星通信技术:海卫通构建了覆盖高中低轨卫星的泛在接入网络,自主研发的船载终端支持Ku/Ka频段切换,实现远洋50Mbps以上稳定带宽。
- 6G技术布局:公司积极参与6G卫星互联网标准制定,展示空天地一体化原型机,并与华为共建“6G-X Lab”,聚焦毫米波与光子融合、AI驱动的网络自治等方向。
📈 3. 财务表现
近年来,三维通信的财务表现呈现一定波动:
- 2024年业绩:受宏观经济影响,互联网广告业务承压。公司营收109.49亿元,同比下降12.33%;归母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下降590.0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收44.10亿元,同比下降24.91%;但归母净利润实现261.68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收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152.3%。卫星通信业务成为新增长点,毛利率超过40%。
🌍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三维通信在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市场地位:
- 卫星通信:子公司海卫通是亚洲最大的海事卫星运营商之一,国内商船卫星通信运营市场占有率超40%,全球服务超5000艘商船。
- 无线网络优化:国内市场份额约20%,产品获运营商认可,2025年上半年通信设备收入8.76亿元(同比+32%)。
- 全球化布局: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通信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2%。
🔮 5. 未来展望与发展战略
三维通信的未来发展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 深化空天地海一体化融合:积极推动卫星通信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拓展至城市、乡村、海洋等多元场景。
- 强化全球市场布局:计划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多运营商、多网络融合的无线覆盖产品及服务,并增强本地化服务体系。
- 推进云化与智能化:加大在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助力全球客户数字化转型。
⚠️ 6. 投资风险提示
- 业务结构失衡: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占比高但毛利率低,通信业务虽毛利率高但收入占比相对较小,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受此结构影响显著。
- 行业竞争与技术迭代:通信行业技术更新快,竞争激烈,公司需持续创新以维持竞争力。
- 宏观经济影响:广告业务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可能给公司整体营收带来不确定性。
💎 总结
三维通信作为一家老牌的通信设备企业,正积极向卫星通信、6G等前沿领域转型。其子公司海卫通在卫星通信细分市场具备领先优势,且该业务毛利率较高,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然而,公司也面临着营收下滑、净利润微薄、互联网主业承压等挑战。未来的投资价值取决于公司能否将卫星通信等新兴布局有效转化为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并同时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请注意: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通信业务:
⚠️ 投资注意事项
深空经济前景广阔,但投资者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 产业处于早期阶段:深空经济许多领域仍处于技术验证和探索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业绩兑现周期长。
- 技术壁垒与政策依赖:行业技术壁垒高,同时发展深受国家政策影响,需密切关注技术落地进度和后续产业政策。
- 概念股波动性大:作为新兴主题,相关概念股短期内主题性投资色彩较浓,股价波动可能较大。
- 甄别核心企业:投资时应重点关注那些真正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已进入主流供应链且有明确订单落地的企业,规避无实质业务的概念炒作。
💎 总结而言,深空经济是一条长期的、战略性的投资赛道。短期(1-5年)可关注参与低轨星座组网建设的中国卫星、航天电子、中国卫通等;中长期(5-10年)则需关注向中高轨及深空资源开发延伸布局的企业,如涉及太空制造的铂力特、布局深空互联网的顺灏股份等。投资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技术进展。
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文章提及个股只做科普,不作推荐,不对任何人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fuwuba@qq.com@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ulexiu.com/n/31631.html